Monday, November 26, 2012
2012-11-26 民企風暴
過去十年,愈來愈多內地民營企業來港上市集資,至今民企已佔香港上市公司數量達三成。不過,近年民企帳目業績頻頻被質疑造假,核數師紛紛跳船辭職,導致不少民企停牌。
早前有民企違規將大額上市資金作高息借貸及預付交易,但《鏗鏘集》發現所謂的借款方和合作對象,註冊地址皆為虛報。公司控股股東行蹤不明,更被入稟清盤而導致公司停牌,公司財政混亂下,投資者投訴無門。
在現行披露為本的制度下,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都不會核實上市公司的披露資料,核實資料的責任便落在核數師和保薦人身上。民企風暴下,這些中介機構如何自處?隨著民企上市愈趨頻繁,監管機構在當中又有何角色?
Monday, November 19, 2012
2012-11-19 湮沒的歷史
對於在上世紀30、40年代出生、長於農村的中國人來說,1958年至1962年是他們最痛苦的日子,要挨餓、被批鬥,不少沒餓死活下來的卻失去至親,成為孤兒。
1960年的春天,李世華在28天內失掉了父親、祖父、叔叔等親人,他們不是餓死便是自殺身亡,成為他50多年來的噩夢。
可是對新一代而言,這段日子有若虛構,1970年代出生的牛犇偶然發現了家鄉長輩在1960年的經歷,當年倖存者的回憶讓他分不清自己在寫歷史還是小說。資深新華社記者楊繼繩十多年來走訪全國各地和中共各級檔案館,希望透過不同報告,尋找當年他父親和數千萬人在大饑荒中餓死的原因和証據。
近年有學者透過不同的人口數據,發現從1958年到1962年的死亡人數最少3600萬,比任何戰爭的死亡人數還要多,是中國和人類史上的悲劇。這段讓人不堪回首的歷史,仍然是公共輿論的禁忌,也沒有任何官方紀念碑。
Thursday, November 15, 2012
2012-11-12 消失中的鄉土
Tuesday, November 6, 2012
2012-11-05 我想睇電視
Friday, November 2, 2012
2012-10-29 吶喊
魯迅在《吶喊》的自序如是說:
「假如一間鐵屋子,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,
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,不久都要悶死了…
現在你大嚷起來,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…
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,你不能說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」--魯迅《吶喊》
九月初,由學民思潮發起的反國民教育運動,一連十日佔領政府總部。公民廣場掛起「鐵屋吶喊」的橫額,訴說一場由中學生喚醒的全民公民運動。
中六生Marco,今年暑假加入學民思潮做義工,走上街頭為自已發聲。Vivian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家長自發組織國民教育關注組,為了下一代,第一次走上前線,從新思考家校關係。畫家Perry坦言政治冷感,從前只會躲在畫室創作。一場反國教運動令他重新走進入群,用畫筆紀錄低社會的不公義,短短一年,已創作了九幅相關作品。
九月初,一連十日的反國民教育運動,高峰期有十二萬人參與。
學民思潮發起的反國教運動將政府總部化身為公民廣場。
畫家Perry因D&G事件,憂慮香港自由倒退,於是決意拿起畫架,走進入群。
Perry於七二九反國教遊行的畫作。
Vivian與一班家長自發組織國民教育關注組。
Vivian與一班家長自發組織國民教育關注組。
中六生Marco七月份開始加入學民思潮做義工。
「全民覺醒,栽種未來」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